前言:对稳麦未来的无私奉献

 

我们是前人耕耘的收获,而我们的下一代,则是我们耕耘的收获以及我们辛勤劳累、努力奋斗的结晶。

——法土拉·葛兰

法土拉•葛兰以其深邃而又厚重、能够振奋人心、能够启发读者理智的诸多产出而在学术和思想领域占据了卓越的地位。‎在其著述的影响下,忠实的追随他的人们建立了许许多多世界一流的教育机构。当我被委以重任,为此书做序后,我翻开了这本书从头到尾仔细通读一遍之后,我立即就意识到:对我而言,做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教育所涵盖的主题广阔丰富、包罗万象。确实,这本书概括性地论及了教育所涵盖的大部分主题,并且从《古兰经》和圣训中引述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若读者想通过这简短的前言就全面了解这本书的内容,这是不可能的,同样,也很难在这本书中的各个主题之间做一个重要性等级的侧重判断,‎因为全部内容都很重要。尽管如此,我认为这样做是适合的:我按照符合作者文风的方式选取了一些需要大家注意的、‎作者倍加关注且多次有意识、有层次地为我们所呈现的话题;同样,我也选取了一些我认为非常重要并且值得提出的关键点作为提纲。‎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这本精彩纷呈、内容丰富并且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深入探讨每一个细节问题的书,书名是《从种子到果实》,这实在是一个过于谦逊的书名。‎因此,在开始我的论述之前,我想和读者们探讨一件事:当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脑海当中浮现出了一个书名——这不是矫揉造作,也不是自我拔高——我认为最合适的一个名字,哪怕没有印在封面上也罢:《对稳麦未来的无私奉献》。若‎我们换个角度来衡量这本书:它是出自一位为了服务我们稳麦当下和未来而兴办了许许多多大工程的社会活动家、教育实干家的经典之作——从这一角度来说,我想我们就能理解我所建议的这个书名肯定比现在这个谦逊之词的书名更适合。毫不夸张地说,至少在土耳其内,这本书可以看作是这一领域一个社会革新的活跃开端。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作者论述中的这一句话来佐证,‎即:家庭是社会最重要的组成单位之一,家庭的健全意味着民族和国家的健全。有鉴于此,我们不能放任这一稳麦和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处于毫无目标和紊乱无序的状态。‎

 

我想再次强调:这本书和其他那些与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背景格格不入的教育类书籍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因为那些书的作者们只满足于引用西方人的著述,而事实上,他们中大部分人却并不能完全地理解教育问题。在此,我们长篇大论地讨论本书的书名,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本书的内涵。‎因为这本书当中包含了很多通俗易懂而又有价值的思想,并竭尽全力全面而又深入地探讨教育的方方面面。这里我需要提醒的是:在这本书中,教育问题是以一种符合我们当下时代背景和我们必须要以之来理解教育的适宜的模式来展开讨论的。教育的目的——正如读者们将会接触到的那样——不仅没有局限在“使一个人达到个体或家庭意义上的典范人格”这一点上,反而,书中提到的教育的主要目的——正如作者法土拉•葛兰那句开创性的话语所说的——‎‎“(教育的目的是)对稳麦未来的无私奉献,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个人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而这一目标有与具有典范意义的个体和家庭息息相关。”‎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这本书当中以婚姻和家庭的主题开篇,紧随其后才是与教育相关的各类问题。‎

 

本书的编排

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也极其引人注目,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意味着对达到某一特定年龄的儿童的教育,我们也不应该认为它是与生活各方面相分离的一件事务,教育的问题,正如尊贵的《古兰经》节文和圣训当中所提到的那样:它是一段包含了很多阶段和步骤的漫长旅程,起始于一个女性为成为一个合格母亲而以各种优美属性来武装自己,终止于这个孩子最终归真。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对教育的理解。‎

 

作者在本书的导论(开篇)部分谈及了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以便于读者认识到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与全面性,例如:在这篇以“我们对道德的认知”为开篇的导论中就涵盖了一些看似和教育相关性不高、有些偏离的主题,如:“稳麦的衰落”、“崇高的道德”、“今世的装饰”和“人性处在乐园最高之处的最高品级”等等。在这之后则是一系列围绕着教育的重要性而做的各种互相补充完善的主题,这些主题都是以经训作为强有力的证据的。

 

接下来就是正文各个章节,这部分循序渐进地谈及了关于教育的各类问题和各个环节,其重要性中各有侧重,又因其重要性,不同程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例如:婚姻、家庭、教育的灵活性、对孩子的宗教教育、我们如何与孩子沟通、教育的图景、以古兰为核心的教育和非古兰核心教育的对比。‎

 

简要地对本书编排介绍一番之后,我想特别提出在这项工作(教育)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两个问题。‎

 

 

家庭的重要性

在谈及教育的时候,法土拉·葛兰老师认为家庭是第一项关乎人类永恒的事务‎,因为家庭是教育奠基的第一块基石,是一个人的第一所启蒙学校。‎教育必须先从筑巢开始,然后教育才能稳定和持续。我们很难想象这样的情形:一个人只在社会当中接受教育,而没有家庭作为教育的基础。而当这项事务(教育)关乎到将要建设未来的下一代的时候,并非每一个家庭都具备从事这项工作的资格。‎因为‎“培育足为典范的一代人需要的是堪称典范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支柱,这一支柱健全了,就意味着整个稳麦和国家都健全了。‎”

 

由此,女性在家庭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因此,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性,落在他的肩上的首要责任就是去挑选一个具备以下这些属性的生活伴侣:‎穆斯林、穆民、顺从安拉者、诚实者、坚忍者、恭顺者、施舍者,斋戒者、保护羞体者、常常纪念安拉者。同时父母在教育中必须具备熟练解决教育相关问题的知识,父母还应该对于教育孩子这一落在他们肩上的责任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当然,为了能为这一终极目标服务,他们还应具备一些必要的知识。‎每一个即将成为父母的人都应该了解一点心理学和教育学,或者至少应该了解尊贵的《古兰经》当中关于这一领域概括性提到的一些基本准则。因此,人们应该了解一些端庄典范的教育发展模式和方法。‎

 

这也是一篇写给我们国家领导们的文章,国家对于即将结婚的人们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制度——正如一些欧洲国家所做的那样:规定他们接受一系列的培训,以便具备有关教育、健康以及组建和管理家庭的能力。我们期望国家能落实这项建议,与此同时,每一个个体也应该反省自己、教育自己,直到落实这件事。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书中提到的这些忠告定会产生巨大的反响。‎

 

孩子的数量

尽管组建家庭的第一目的是繁衍后代、生育孩子。但这本书当中提出了比这一目的更重要的目的:灵魂的深邃、精神的升华和涵养的提升。这能很好地促进优秀的新一代在完善的基础和原则中茁壮地成长。由此,葛兰先生说道:“穆斯林应该重视精神的升华和灵魂的深邃并加强与安拉之间的关系。”这里作者嘱咐大家:生育孩子应当以能够提供典范性教育的方式来培养子女的能力来规划,而不是只求数量、一味多生。

 

在教育之前的考量

这本书还有令人信服的一点,那就是:他会引导读者持续不断地进行思考,进行理性的考量并去探索问题当中的各种因素和推力。‎在教育之前的思考,即思考在教育孩子这一事务上的各个方面,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以及我们如何看待教育孩子;我们又如何去评估孩子们把大部分的时光到处消磨挥霍,直至深更半夜这样的行为——‎哪怕他们白天或晚上任何时候回家我们都要敞开大门拥抱他们吗?‎

 

的确,这样的思考对于个人而言就是一种内省:我们是否在内心当中问过自己这些问题?‎还是说,我们只是一味地对教育高谈阔论,并且为了教育孩子去做很多无谓的牺牲?‎抑或是否有一些崇高的价值观念,我们想把它传授给我们的孩子?我们这样去构建这些价值了吗?‎我们言传身教了吗?‎我们问过我们自身这些问题吗?我们又为它提供了什么样的答案? 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好去回答这些问题,难道这不是我们的一种欠缺和过失吗?‎

 

因此作者对这种缺失一针见血地写道:“人类的本性是不喜欢空虚的,如果你没有充实孩子那空虚的心灵,那么他的心灵就会被其他的东西占据,到那时,也许你还毫无觉察,可你已经成为了一个无神论者的父亲或母亲。‎”

 

宗教教育

针对教育孩子这一事务而言,宗教教育占据着首要的地位,因此,在这本聚焦于宗教教育的方法和内容的书籍中,这一主题占用了很大篇幅。‎学习《古兰经》是必须的,然而,学习《古兰经》并不仅仅意味着不断地以各类词语和不同的表达来重复这些经文,还应该让这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同样,还必须让孩子内心的渴望去促使他自己学习和背记《古兰经》,而不是以威胁、恐吓的手段去威逼他。教授《古兰经》也不应该成为一种不加理解和参悟、只是单纯的背记,而应该将背记与阐明经文中的神圣主旨结合在一起。‎正如作者所说“应该激发孩子对学习安拉的经典的喜爱”。谈及此,葛兰老师说到:“确实,我相信没有恭顺之心而念《古兰经》会让人变得缺乏意识。”

 

以这样的编排和文风,书中提及了一些作为老师应该遵循的方法和方针,‎例如:文中指出在教导宗教知识时,必须对不同年龄段加以区分,十五岁的少年和二十五岁的青年当然是不同的。同样,这本书还顺带提及了清真寺里有一些年长之人对待孩子的粗暴态度,这会使孩子们把这些人当成监管火狱的严苛的天使。

至于论及对儿童的宗教教育的研究中最重要的使命:‎作者强调了从自然学科中汲取营养的必要性,在认识安拉方面,各个学校里所教授的宗教知识以及一些被认可的经注就足够了。

这本书还专门鼓励那些在儿童教育领域撰写书籍的人们,要他们设置一个鲜活而又有战略意义的崇高目标,‎特别是在这个祛魅主义盛行的世俗化时代,这些世俗主义者们肆意而极端,甚至到了这样的地步:哪怕发现有人在儿童故事当中提及了安拉的尊名,他们也会通过电视屏幕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对大人的教育

书中还谈及了关乎本书主旨的一个侧面——尽管它与书的标题并不相称——它就是:‎关注对大人的教育而不是对孩子的教育,意思是要关注对培育孩子的人(即父母)的教育。‎假如这本书的名字是《对育人之父母的教育》,那么这个名称一定会更合适、更符合主旨,但是谁又能够理解和领会这个标题呢?有人认为他所做的一切就完全足够教育自己的孩子了——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这种人——或者也有人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件事,那么这些人就可能会不认同这一命名,若是这样的话,这本书的影响就会很有限,但是事情并未如此而发生。‎因为作者开篇就说服父母将孩子培养成典范性的人格,紧接着,作者又强调以身作则是让孩子具备这种典范性人格的最重要条件。几乎在每一章节里,作者都会着重强调重视教育的责任,强调教育的成功是典范性的教育者严格遵循这种教育模式所带来的结果,换句话说:这本书以笼统地方式对一些主题进行了分析,例如:如何在经训明文的光辉照耀下组建真正的穆斯林家庭;在一个真正的穆斯林家庭当中,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又应该如何;家庭中的宗教生活又应该如何。‎确实,我们都非常赞同上面所提到的这些观点,教育大人可以用理论性的形式来完成;至于孩子,则必须要让他们切身实践,这当中对他们的裨益就在于:在我们的个人生活中,他们通过与这些教育方式共生(学而践行)而引导他们成为我们心中期盼的样子。正如所有教育者应该知道模仿是儿童生活中的根基,儿童的模仿能力要超过大人的模仿能力很多倍,他们会看到生活中的美与丑,随后进行模仿,然后把它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书提醒那些培育未来新一代的父母们,他们应当成为孩子们在所有的主命、教门要求我们去做的美好事物、以及我们必须要教给他们的美好事物——如:功修、人际交往和崇高的道德品行等方面的典范;此外还应将言传延伸至身教……这些观点都在书中多次重复出现,同时还列举了历史当中的实例作为解释。‎作者把不能将他们自己的高谈阔论加以实践的那些人比作这样的人:眼睛里从来不会流一滴泪水,但是我们却会见到他说:“我的养主啊!每当我记起你时,我的双眼早已热泪盈眶。”——“这是在安拉之上撒谎,这是绝对的沽名钓誉。”‎

 

葛兰老师有一句话能够帮助我们揭开他所达成的、受全世界认可的这些成就的奥秘所在:‎“的确,如果这些话语是对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近主之心和他一切行为的一种表述的‎话,那么我们所感受到的、思考到的以及我们渴望使他人达到的,都会在听者的内心产生回响。否则……”‎

 

在这一论点当中我们应该提起注意的是:“在积极性事务中的仿效,与之相对的是,‎在消极性事务和非法事务当中的敏锐警惕和小心谨慎。”‎

 

监护

本书非常强调监护、监管的重要性,认为它是落在父母肩上最重要的教育问题之一。书中还叮嘱家人不能放任孩子像脱缰之马一样任性而为,‎必须形影不离地监护他,引导他达到为人所倡导的崇高目标。单纯地了解他所读的书籍或者认识他所交往的朋友还不够,还需要在这之前就对此进行限定,应该让宗教的精神充满孩子时常前往的每一个地方,‎如:他购买书本和笔的文具店、裁剪衣服的裁缝店、理发店……所有这些地方都应该是充满记念安拉的元素的地方,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看电视的问题。‎除此之外,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谈话也应该小心谨慎,这些谈话应该围绕着孩子关注的、并且是我们所提倡的那些原则,还应该围绕与安拉相关的主题为核心。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人们急需加强教育的时期,我们身在这样一个无家可归者深陷各种阴谋和黑幕的时代,我们还会时不时的听到一些号召: 呼吁人们不要干涉儿童和青少年的事务,要让他们绝对自由,哪怕父母对他们的事务都感到疑惑迷茫了也罢。这个教门忠诚、学识可靠的崇高之人(即葛兰老师),他的指导能够帮助我们,‎这种指导对我们来说就像生命之水一般,也像为沙漠中迷失方向的人指明道路的指南针。

 

我坚信很多热爱安拉、虔诚为主的人们都迫切希望培育典范性的新一代。首先,他们将会以高涨的热忱致力于矫正他们自己生活的道路,以便由此能达到崇高的目标、收获期待的硕果。‎

 

给予人们完全信心的忠告

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特征使得它能从众多的一般教育类书籍中脱颖而出,它就是作者在提到各种思想、给出一些关于原则的忠告、阐明各类目标、讲述各种实践当中所使用的强烈肯定(断定)的表达方式。‎

 

是的,这些表达都是肯定决断的,因为它们都引自《古兰经》和圣训。‎正因为这样,葛兰老师在书中明确阐释的时候说道:“如果我们在谈话当中采取肯定决断的方式来提及各种价值观念、各类原则或者我们使用断定语气的句子来表达,这归结于我们的坚信,即我们是从经训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的,这样,‎至少在这种导向中我们的观点得到了加强和肯定。‎”

 

对我们而言,这些问题非常重要,对一个有正信的人来说,他将要坚信和依赖的原则与引导,‎其根源必须要是神圣的——这一点很重要。‎换言之,这些原则和引导是从尊贵的《古兰经》和高贵的圣训当中所演绎出来的。如果我们以很多热爱葛兰先生并信赖于他的人们作为考量的话——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有着很强的觉醒意识、和高超的文化水平以及坚定完成他们的决心的青年人——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说:“的确,一个有高度凝聚力和有秩序的新时期,将会开启培育典范性一代的历程。在这崭新的千年之开端,这本书的传播一定会成为一种具有深刻内涵的和谐与默契和一种吉祥美好的吉兆——若主意欲(因沙安拉)。‎”我个人认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的一段时期内,一小部分听众在接受了这些思想之后,他们将这些劝诫性的思想以书本的形式成文,这一定会促使我们也担负起一种使命,这种使命的内涵就是:

 

“痴迷于莱拉的痴情人啊!

你们热爱你们崇高的目标,至少应像你们痴情于莱拉一般!

——虽然最终要到达莱拉(即崇高目标)的道路完全迥异。

你们放弃痴迷,你们从疏忽中醒来吧!

坚定决心去做你们的事务,回归健全的理智和知识的指引中吧!

——凭借你们从刚刚过去的事件中所获得的裨益和吸取的教训。

过去,我们太过轻信一些机构和政治,我们妥协于安逸和静默,我们受外在蒙蔽而疏忽了内在。

现在,我们应当去认知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更加地重视儿童的宗教教育和科学教育,我们应该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一所真正的学校。

 

我坚信大多数人能够意识到这个使命。而热爱教育、忠实于教育的人们正在激情澎湃、朝气蓬勃地投入到切合实际的新旅程之中。‎

他们会成功吗?

凭安拉的意欲和襄助,这是毫无疑问的。‎

这些英雄们确已传达了他们稳麦的声音,他们扛起了宣扬安拉至高无上的言辞的大旗。因此,因沙安拉(若主意欲),他们将会达到他们的目标——已经践行了的,正预示着不久的完美。

是的,在宣扬安拉至高无上的言辞这一思想层面,这个时代痴情者们内心深藏的爱,定然要比曾经痴情于莱拉的痴情人的爱要超越很多倍——他们是英雄,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能够产生巨大能量、并能加以控制和限定的东西,这就是意志的力量。‎

 

也许曾经以各种谎言和污蔑中伤试图去挫败葛兰老师所做的努力和奋斗的那些人,他们仍然会继续顽固、继续对伊斯兰抱有偏见,甚至他们还将开始新一轮的攻击,但我希望人们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认真仔细地去阅读这本书,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毫无疑问,我们就会发现这本书是建设我们未来的最重要的支柱。‎

2000年1月7日

于伊斯坦布尔

易卜拉欣·加南博士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