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三件事在弘扬主道时相当重要:智慧、言传身教及不求回报。

首先,智慧必须用在如何根据人们的程度直抵人心。有段圣训说:“作为先知的人受命按照听众的理解能力来说明宗教的道理。”因此凡是从事传播伊斯兰者,皆应知道如何与人接触,并吸引非穆斯林的注意。关于这个要点,在先知穆罕默德的生涯中就有很多好例子。此处仅就两个例子说明如下。

真主的使者藉由赞扬欧麦尔的理性而赢得了他的心,让他心悦诚服。先知说:“像你这样非常理智的人,竟然还期待从石头、木头和泥巴之类没有生命的东西那里获得什么?我真搞不懂呀!”另一方面,先知亦激励欧麦尔端正良好的品行,说其为人值得信靠。先知虔诚地侍奉真主,每天礼拜祈祷,最终感化了欧麦尔。欧麦尔自动地去见先知并归顺伊斯兰。他非常服从且尊敬先知穆罕默德,就像尊敬他自己的父亲那样。

有一天有位青年(显然就是朱莱毕布(Julaybib))来求先知许可他私通。他说他实在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当时在座的人就有不同的反应。有人开骂;有人拉他的衣服;还有人准备出拳揍他。然而仁慈怜悯的先知把他拉到身旁和他说话,开始问道:“如果别人想要同你母亲做这样的勾当,告诉我你会容忍吗?”他回答说:“恳求你看在我父母的面子上饶恕我,啊!真主的使者!我不会同意的。”先知说:“当然啦!没有人会同意让自己的母亲受到这样的屈辱。”

然后先知继续再问同样的问题,只是每次用“女儿”、“妻子”、“姊妹”、“姑姑”来代替“母亲”这个词。朱莱毕布每次的回答都是不同意。这一连串问题问完之后,朱莱毕布心中的欲念已完全消失。于是先知穆罕默德做了一次祈祷来完成这次“精神治疗”。他伸出手按在朱莱毕布的心口上祈祷说:“真主啊!祈求你饶恕他,清净他的心智,保护他的贞洁。”[1]

朱莱毕布后来成为贞洁模范,并经先知作媒结婚成家。他后来在战场上奋战,杀了7个敌人而阵亡。看了他的尸体,先知伸手按在他的膝盖上说:“这个人如我,而我如他。”[2]

真主的使者有教无类,而且教导有方,这点就是先知品格的证明。甚至那时候最粗野鲁莽、最残酷无情的无知者,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改造成为众所称赞的人类指导者。

在现代的文明世界里,由职业教育专家、现代教师、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及教员等组成的哪怕是最庞大的团体,再加以最好的教学设备,不管在哪一个地方进行一百年的教育工作,他们的成就是否比得上14世纪以前,真主的使者在阿拉伯尚未开化的沙漠中仅仅23年就达成之成就的百分之一,可真令人怀疑。就拿戒烟这桩小事来说吧,现代社会已使用了最优越的科技,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消除抽烟这个明显的坏习惯,可是所收到的效果实在太小。相形之下,先知穆罕默德却能将社会上的许多坏习惯和不好的观念消除,端正社会风气,坐收长期效益。这就证明了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育方法可说是举世无双。

第二个要点是,凡想以言语来影响他人者必须自己先做到他所宣讲的事。如果不这么做,他们怎能盼望大功告成呢?。而且大家都知道:行为操守比说话更加能够说服别人。《古兰经》云: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为什么说你们所不做的事呢?你们说你们所不做的事,这在真主看来,是很可恨的。(61:2-3)

真主的使者集伊斯兰信仰思想与行为于一身,是位活生生的穆斯林典范。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虔诚遵行伊斯兰规定的各种功课,完全遵奉真主,并克尽职责担任真主的奴仆。人们只要见过先知一次面,就深信他是先知而无任何疑问,这是很普通的现象。麦地那的著名犹太学者阿布杜拉·伊本·萨拉姆说:“这张脸上绝无半丝虚妄之情。这副端庄仪容,非真主之使者莫属。”[3]

那个时代的著名诗人阿布都拉·伊本·拉瓦哈(‘AbuAllahibnRawaha)在诗中表达了这个事实:

纵使没有任何可资证明的标记,

任何人只要对他惊鸿一瞥,

看到他的风采,就会相信他是使者,

这股信念已打从心底油然而生。[4]

那些相信先知穆罕默德的人不是愚笨之辈,也不是没有理性的人。在这群信教的穆斯林中,包括了最先4位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及阿里。他们每一个都各自掌管经营庞大的产业,且无论在心灵修养或宗教信仰上都是非常自傲的。例如阿里就曾说:“即使那隔离物质世界与非物质世界的面纱被揭开了,我对那看不见的世界之坚信也不会再增加一分。”[5]

不管那些充满敌意的、对于宣教的诋毁仍旧无止境地继续攻击,仍有亿万的大众爱戴先知穆罕默德,而且世界各地每天仍然有人归顺伊斯兰。这没有其他原因,只因那是先知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所宣扬的宗教。他诚恳地邀请大家向真主礼拜祈祷,而他自己就是虔诚礼拜者的最佳典范。常常把大半夜的时间用在做礼拜上,而且往往衷心流泪,满怀仁慈。人们问他为什么花这样长的时间来做礼拜,连腿都发肿了,因他自己是无罪之人,为何还要这样辛苦地做礼拜呢?先知说:“难道我还不应该做个对真主感恩的仆人吗?”[6]

先知的妻子阿伊莎说,有天夜里先知要求她准许让他作副功拜。由此可见先知对妻子也是体贴入微的,而且是尊重女性权利的。他做礼拜一直做到破晓时分,且泪流满面。先知时常诵念这段经文:

天地的创造,昼夜的轮流,在有理智的人看来,此中确有许多迹象。他们站着,坐着,躺着记念真主,并思维天地的创造,(他们说:)“我们的主啊!你没有徒然地创造这个世界。我们赞颂你超绝万物,求你保护我们,免受火狱的刑罚。我们的主啊!你使谁入火狱,你确已凌辱谁了。不义的人,绝没有援助者。我们的主啊!我们确已听见一个召唤的人,召人于正信,(他说:)‘你们当确信你们的主!’我们就确信了。我们的主啊!求你赦宥我们的罪恶,求你消除我们的过失,求你使我们与义人们死在一处。我们的主啊!你曾借众使者们的口而应许我们的恩惠,求你把它赏赐给我们,求你在复活日不要凌辱我们。你确是不爽约的。”(《古兰经》3:190-194)[7]

先知的妻子阿伊莎说:

有天夜里,半夜醒来的时候发现先知不在身边,还以为他跑到其他妻子的房里去了,心中不由起了妒忌。刚刚下床,就碰到了他的脚跟,原来他正在礼拜诵念:“主啊!我在寻求讨你的喜悦,让我获得庇护,以避免你的恼怒,寻求你的饶恕以避免受到惩罚。我也在寻求从你那里获得你的庇护。我对你的赞颂(的声音是那样的微弱无力),远逊于你对你自己的赞颂。”[8]

先知过着非常纯朴的生活。有一天欧麦尔看到先知的时候说:“啊!真主的使者,帝王们都睡在柔软的皮草床上,您睡的却是张粗糙的席褥。您贵为真主的使者,应该比一般人更可以享受安逸的生活。”真主的使者回答说:“世上的富贵荣华由他们尽情享受,待后世的荣华才由我们分享,难道你不同意吗?”[9]先知的一生是为世人而活,期望族人能过舒适的生活。只要族人不受世俗的诱惑走入歧途即可,他自己则俭朴地渡过一生。

第三个要点。像其他先知一样,先知穆罕默德尽其天职,从来不指望报酬。他身受饥渴交迫,历尽人间困苦。他迫于无奈迁移他乡,且成为陷害攻击的目标。他如此忍辱负重,为的就是为真主的喜悦与人性的关怀。有一次先知正坐着做礼拜,阿布·胡赖勒问他是否生病了。先知的回答让阿布·胡赖勒心痛得哭出声来:“我的肚子饿了,阿布·胡赖勒。我饿得身子无力,没法站起来做礼拜。”[10]在穆斯林的生活中,饥饿是共同特征。有天晚上,真主的使者、阿布·伯克尔和欧麦尔他们三人在户外不期而遇。他们彼此互问为什么要跑出户外,他们都是这样回答:“肚子饿啦!”[11]

虽然后来大多数圣门弟子都变得比较富裕,先知穆罕默德的家庭生活仍然没有改变,他仍然过着极为俭朴的日子。而先知唯一存活下来的女儿法蒂玛亦亲自操持家务。有一次在麦地那分配战俘的时候,她要求父亲分配一个女佣给她。先知说:

我的女儿呀!在能够满足那些苏发人(the Suffa,译按:指那些在天房前聆听穆罕默德讲道之人)的需要之前,实在没办法给你东西。这样吧,现在就教你一点东西,这比你想要得到一个佣人更好。当你上床睡觉的时候,你要念:“subhan-Allah”(荣耀归真主)、“al-hamdu li-Allah”(赞颂归真主)、“Allahu akbar”(真主至大)各33遍(有些圣训说最后一句要念34遍)。这样念对你的后世会更好。[12]

有一天她戴了一只手镯(另有一说是项链),先知警告她说:“我的女儿呀!你想要让别人说我的女儿戴了一只火狱里的手镯吗?快脱下来吧!”[13]

除了不指望报酬外,真主的使者还历尽了苦难煎熬。他时常被人追打,冲倒在地上,满身尘土,只有女儿奔出去救他回家。有一次在麦加天房那里被人围殴,阿布·伯克尔跑过来救他,并且大声叫道:“难道只因为这个人说:‘真主是我的主’,你们就要杀死他吗?”[14]


[1] Ibn Hanbal, 5:256-257.

[2] Muslim,“Fada’il al-Sahaba,” 131.

[3] Ibn Hisham,163-164.

[4] Sa’id al-Hawwa, 1:9。另一个版本请参见Ibn Hajar, Al-Isaba, 2:307。

[5] ‘Ali al-Qari, 286.

[6] Bukhari,“Tahajjud,”6;Muslim,“Munafiqin,”81。

[7] Ibn Kathir, Mukhtasar Tafsir Ibn al-Kathir, 2:164.

[8] Muslim,“Salat,”221-222;Abu Dawud,“Salat,”148;“Witr,”5.

[9] Bukhari,“Tafsir,”287;Muslim,“Talaq,”31.

[10] Abu Nu’aym, 7:107; Al-Hindi, 1:199.

[11] Muslim,“Ashriba,”140.

[12] Bukhari,“Fada’il al-Sahaba,” 9.

[13] Nasa’i, “Zinat,” 39.

[14] Bukhari, “Fada’il al-Sahaba,” 5; Ibn Hanbal, 2:205.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