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先知的具体事例

穆斯林学者中有极少数人认为先知也会犯一些轻微的过错(zalla),如失误或失言之类。为证明这种论调,他们甚至将阿丹、努哈、易卜拉欣及优素福诸位先知的故事拿来引证。

在详细讨论此事之前,宜先注意“失误”和“犯罪”的定义是截然不同的。例如“犯罪”的意义是不遵从真主的诫命。先知们在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通常都是趋向等待获得真主降赐“启示”。然而也有很少的情况是,他们运用自己的理智作出判断因而决定了处理方法,因为他们都是“mujtahids”(即律法实践的创制者,指有权从《古兰经》和“笋奈”中的相关原则归纳出处理执行法则之最高位阶的执法者)。他们的判决或许会有失误之虞,然而这类失误很快就会被真主纠正,这不能算是“犯罪”。

何况先知们为了讨真主的喜悦,无论从事什么任务都总是会尽力寻求最佳效果。如果为了某种原因,在少有的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时,这种情况并不表示“犯罪”。比方说,如果你必须选择决定:要在10天之内很专心仔细地将《古兰经》整本经文诵念一遍,或在7天之内把《古兰经》整本诵念一遍,以表达你对真主启示的经典之敬爱。若你选择了前一种方法,但你并不知道后一种方法才是真主最喜欢的话,这并不表示你犯了罪。所以当先知执行任务未能做到最好而只能求其次时,也不算是犯罪。虽然如此,因为他们站在如此亲近真主的位置,有时候真主或许会轻微地责备他们。

现在拟说明几位先知的个人事例,以便为他们洗除不白之冤。

阿丹

阿丹来到这个世界以前,本来是住在天园里。真主曾告诉阿丹和他的妻子哈娃(Hawwa,译按:即Eve,《圣经》中的夏娃)175永远不可吃天园里那棵树上的果子。他们在这件事上违背了真主,因而被逐出天园来到这世界上生活。

虽然《古兰经》经注家们对于这个“禁果”所指为何有不同的意见,然而很可能这禁果指的是人类异性相吸的天性。撒旦悄悄地唆使阿丹和哈娃说:“阿丹啊!我指示你长生树,和不朽园好吗?”(《古兰经》20:120)这棵树上的果就是那被禁止的。也许他们因为知道他们将会死亡,故想经由后代子孙的生命延续来达到永生。从下面这段经文可推演出这个理论:

但恶魔教唆他俩,以致他为他俩显出他俩的被遮盖的阴部。他说:“你俩的主禁你们俩吃这棵树的果实,只为不愿你俩变成天使,或永生不灭。”他对他俩盟誓说:“我确是忠于你们俩的。”他用欺骗的手段使他俩堕落。当他俩尝了那棵树的果实的时候,他们俩的阴部便对自己现露出来了,他俩只好用乐园里的树叶遮盖自己的阴部。(《古兰经》7:20-22)

即使阿丹吃了禁果是件失误,但也很难就此认定他是蓄意违背真主或图谋叛乱,若是这样就会让人觉得先知们是容易犯错的。首先要说明的是,阿丹在天园里时还不是先知。其次,这次的失误并不是故意的违背,而是遗忘的缘故。

关于这一点,《古兰经》说:

以前,我确已嘱咐阿丹,而他忘记我的嘱咐,我未发现他有任何企图。(20:115)

因为遗忘而犯的过错,到了后世并不算是“犯罪”。先知穆罕默德说:“到了后世,我的族人不会被审问到那些因为遗忘和无心之过,以及迫不得已而犯的过失。”[1]《古兰经》也教导我们作这样的祈祷:

我们的主啊!求你不要惩罚我们,如果我们遗忘或错误。(2:286)

阿丹并不是故意犯这个过失。虽然有人念到以上经文时会说阿丹缺乏坚定的决心来履行和真主的约定,但也不能就将这段经文作如是解释。而且阿丹和哈娃在犯了这个过失之后立刻向真主求恳:

我们的主啊!我们已自欺了,如果你不赦宥我们,不慈悯我们,我们必定变成亏折者。(《古兰经》7:23)

阿丹的失误也有前定的因素。真主在创造人类祖先阿丹并安置他在天园之前,早已为他备下了前定,让他在这个世界成为真主的代理人。《古兰经》即有说明:

当时,你的主对众天使说:“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他们说:“我们赞你超绝,我们赞你清净圣洁,你还要在大地上设置作恶和流血者吗?”他说:“我的确知道你们所不知道的。”(2:30)

真主的使者也说出了真相。有段圣训是这样的:

阿丹和穆萨在天园里相会了。穆萨对阿丹说:“你身为人祖,可是你却把我们从天园带到地上来。”阿丹说:“你是在世上活着的时候,真主对你直接讲话的人。难道你没有念过《讨拉特》的这句话:‘阿丹注定了要吃禁果,这命运是在四十年前就注定好的。’”

先知穆罕默德说完阿丹和穆萨相会的轶事后,补充了一句话:“阿丹让穆萨没话可说了。”他连说了三遍。[2]

在天园中的日子和试练只是阿丹要到世上来生活之前必须经历磨炼的前奏曲罢了。当各种测试都过关时,他便从罪恶和歧途之渊中被拯救出来,真主把他选为先知,并成为包括先知穆罕默德在内的无数先知和贤智的祖先,如《古兰经》所言:

嗣后,他的主挑选了他,饶恕了他,引导了他。(20:122)


[1]请参见不同的圣训版本:Bukhari, “Hudud,” 22; Abu Dawud, “Hudud,” 17; Tirmidhi, Jami’ al-Tirmidhi, “Hudud,” 1; Ibn Maja, “Talaq,” 15-16。

[2] Bukhari, “Tafsir,” 3; Tirmidhi, Jami’ al-Tirmidhi, “Qadar,” 2; Ibn Hanbal, 2: 287, 314.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