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里和穆斯林的两本圣训集都记述:真主的使者说:“到了灾难不幸降临的时刻,就要表现出忍耐。”[1]在真主的使者受命传播天启初期曾禁止众人游坟,因为那时还流行着一些教外习俗。当这种习俗消失后,先知就鼓励圣门弟子们去游坟,连先知自己也去。因为这样可以让人们改善道德,努力为后世经营。

有一回在麦地那的墓园里,有位妇人哭得很伤心,并抱怨其命运实在坏透了。先知想要劝解安慰她。妇人那时还未认出这位就是先知穆罕默德,于是愤怒地吼叫想赶走他。她说:“你不知道我遭遇到什么样的恶运!”之后她知道了那个要和她说话的就是先知穆罕默德时,便赶紧四处寻找他,最后终于在先知家中找到了。她向先知恳求饶恕。真主的使者回答说:“在遭遇灾难不幸降临时,要表现出忍耐。”

忍耐是成功和胜利的钥匙。这句话的意义是:要泰然地接受痛苦、烦恼、灾难和类似的不幸事件,而且不能口出怨言,不任凭情绪的失控,也不丧失对真主和命运前定的托靠与信仰。有时可以采取调整态度、变换位置、凝神专注或改变现实环境等方法,以求在非常艰难的困境中做到忍耐。按照伊斯兰仪式洗小净(Wudu’),然后向真主礼拜,也有助于平复情绪,节制悲哀。

忍耐有下列几种情况:

——抱定决心,避免犯过。这种忍耐功夫可以提升品格,当升到敬畏真主者的品级,真主就会时常看护他。

——遵行一日五番礼拜的功课,向真主祈祷。这种忍耐的功夫可以获得“被真主所喜欢者”的品级。

——泰然接受灾难不幸而无怨言。这样的忍耐功夫可以被列入“忍耐者”的队伍里,以及“把一切都托靠真主者”的行列里。

——排解激情愤怒。为达到特定的效果,就需要了解现实有效的方法。譬如,要生产面包,先要在农地种麦,再用收成后的麦子在面粉厂中制成面粉,然后用面粉合成面团,经发酵之后放在火炉里烤焙,才制成面包。如果不按照生产程序或者生产过程中有疏失,那就无法做出面包。

布哈里、穆斯林和伊本·罕百勒都记载:真主的使者说:“在上面的手比在下面的手好。”[2]在另一段圣训中,真主的使者解释上面的手是给穷人施赠者的手,下面的手是从别人得到赈济的手。因此这段圣训除了说明赈济的功德外,先知也鼓励人们工作和自食其力。

有点微妙的是:真主的使者不说出“那个施赈的”和“那个接受救济的”。他用“那只在上面的手”和“那只在下面的手”来代替。这就表示,受到赞许的通常是这种行为(而非实施行为的人)。因此,接受赈济的人也可能会好过施赈者。

例如某些人,像巴勒阿·伊本·马立克(Bara’ibnMalik),外表看来像是个地位低下之人,然而却受到真主特别的垂爱,不管怎样,只要是他预言的事,并以真主之名发誓,那预言就会真的出现。这种人他们什么也不索求,而且非常独立。真主的使者曾劝告扫班(Thawban)不要乞讨。结果当他骑在骆驼背上,手中鞭子落地时,他也不求别人替他拾起来。所以像具有如此品性但外表看来“很穷的”信仰者,他们虽会接受施赈,但不能说他们比那些施赈者低下。

伊斯兰并不赞同乞讨,无论是个人或国家。永远不要忘记:荣耀、尊严和优越永远属于真主和真主的使者。


[1] Bukhari,“Jana’iz,”43;Muslim,“Jana’iz,”14-15.

[2] Bukhari,“Wasaya,”9;“Zakat,”18;Muslim,“Zakat,”94;Ibn Hanbal,2:4.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