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洁无暇

纯洁无暇(指众先知因受真主的眷顾和护佑皆可远离意念和行为上的罪行)是先知必须具备的特性。“纯洁无暇”在阿拉伯文里是“’isma”,表示“保护、拯救和防卫”。这个字在《古兰经》中衍生出好几个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努哈叫他的儿子登上方舟时,他的儿子回答说:“我要到一座山上去躲避洪水。”努哈说:

今天,除真主所怜悯的人外,绝没有任何人能保护(此即’isim的衍生词)别人不受真主的惩罚。(《古兰经》11:43)

《圣经旧约》〈创世纪39:1〉中被称为波提乏(Potiphar)的埃及高官(法老王内臣护卫长)之妻的言语中亦用过相同的字眼:“我确已勾引他,但他洁身自好(拯救自己免于罪行)。”(《古兰经》12:32)另外,《古兰经》教导信仰者抓紧“真主的绳索”(即《古兰经》和伊斯兰)时也用了这个词的不同形式来表示:“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保护自165己不致分裂)。”(《古兰经》3:103)这个词同样也用在:“真主将保佑(防卫)你免遭众人的杀害。”(《古兰经》5:67)

纯洁无暇是先知们必须具备的特性,这已是确定的事实,在圣训和理论上都有依据。在此将先知必须具备这种特性的几个理由分述如下:

第一,先知们受命传达真主的启示,如果将真主的启示比喻成纯洁的“水”或“光”,则(那位把水和光带来的)大天使吉布利勒和(那接收后又传达的)先知穆罕默德也必须是绝对纯洁的(参阅《古兰经》13:17;24:35)。果非如此,那么真主的启示必定受到污染。即使是一丝一毫的污点,落在心灵上也会变成大污斑。故大天使和先知穆罕默德的心灵既像一面皎洁光亮的镜子,将真主的启示反射给众生;也犹如接饮神圣源泉的水杯,源源不断地为众生解除干渴。

明镜上如有污点则必将映现无遗,一点污水也足以将一池清泉变成混浊。如果真会这样,先知就无法将真主的启示完整地传达给世人。然而,《古兰经》上说,先知确是完整地传递:

使者啊!你当传达你的主所降示你的全部经典。如果你不做这件事,那么,你就是没有传达他的使命。真主将保佑你免遭众人的杀害。真主必定不引导不信道的民众。(《古兰经》5:67)

今天,我已为你们成全你们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赐你们的恩典,我已选择伊斯兰做你们的宗教。(《古兰经》5:3)

再者,先知们教导他们的子民时,将宗教的原则、禁谕及行为守则规范等完整地传递。这样才能让他们学习认知宗教原貌的纯洁真理,并能获得今世和后世的幸福与成功。因此,先知们必须完整无误地传达真主的启示。先知们不但是指导者,而且也是遵行真主启示的模范,这是他们的责任:

期待真主和末日,并且多多记念真主的人,你们有使者可以做你们的优良模范。(《古兰经》33:21)

易卜拉欣和他的教徒,是你们的好模范。……易卜拉欣和他的教徒,对于你们之中期待真主和末日的人,确是好模范。(《古兰经》60:4-6)

先知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在真主许可的范围之内。如果言行逾轨,不但是今生这一辈子,就是在后世里也得后悔。例如易卜拉欣会对前来恳求帮助的人说,关于替你在真主面前求情在世界未日恕罪之事,请去找穆萨,因为他这一生曾有三次是以间接暗示(而未直接明示)去引导别人的。[1]虽然这还不致构成罪过,可是他已到后世来生都在为此事忏悔。

第三,《古兰经》要求信仰者遵守先知的命令和禁令,且人人平等,不得有例。同时强调:

当真主及其使者判决一件事的时候,信道的男女对于他们的事,不宜有选择。谁违抗真主及其使者,谁已陷入显著的迷误了。(《古兰经》33:36)

《古兰经》还警告:

当信士被召归于真主及其使者以便他替他们判决的时候,他们只应当说:“我们已听从了。”(《古兰经》24:51)

对先知的绝对服从正表示先知所命令力行和禁止的都是正确无误、不容置疑之事。

第四,获得真主颁赐先知本质是非常特殊的恩典赏赐。每个先知也因之诚惶诚恐,时时担心向真主的感恩难以完成,或是对真主敬拜的缺失不足。先知穆罕默德时常这样祈祷:“一切荣耀归真主。我们全知的独一的主啊!我们一直没有能力透彻地认识真主的大智大能。我们崇拜的独一的真主,一切荣耀归真主,我们一直没有办法做到对真主最崇敬的礼拜。”

《古兰经》上某些经文有时会被误解,以为某位先知因犯了一点小过失而乞求真主的饶恕,像这类情形就应该从上面先知穆罕默德祈祷词的角度去了解。况且真主的宽恕不一定是针对已经犯过的罪恶。《古兰经》中“afw”(宽恕)和“maqhfira”(饶恕)也有特别的恩惠、赏赐或赦免之意,尤其是关于极其轻微、未能遵守教规的小事。例如:

凡为饥荒所迫,而无意犯罪的,〔虽吃禁物,毫无罪过,〕因为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古兰经》5:3)

如果你们……不能得到水,那么,你们可趋向洁净的地面,而摩擦你们的脸和手。真主确是至恕的,确是至赦的。(《古兰经》4:43)

第五,犯罪与饶恕有不同的程度和形态。例如违犯宗教诫命和饶恕;违背真主创造生命的法则和饶恕;违背礼仪的法则和饶恕。至于第四种,则根本还未构成犯罪,所牵涉到的事只是还未能做到尽善尽美而已,这只需要对真主多加敬爱和接近即可。有些先知可能做过这样的事情,然而这类事情不能按照一般的定义来认定为犯罪。


[1] Muslim,“Iman,”326.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