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神圣的眷顾与召唤

《古兰经》和圣训中有很多尊贵的文字同时涵盖了这两种吉哈德,毫无疑问,《援助章》应该是最能表达集这两种吉哈德内涵于一体的一章了:“当安拉的援助和胜利降临,而你看见众人成群结队地崇奉安拉的宗教时,你应当赞颂你的主超绝万物,并且向他求饶,他确是智睿的。”(援助章:1—3节)

当人们成群结队地崇奉安拉的宗教时,这章经文给人们所报的喜讯——安拉的援助和胜利——就已经到来。历史事实也确确实实就如这一喜讯一般发生。当小吉哈德——涵盖了命人行善、止人作恶、传达真理——的一切障碍烟消云散,人们成群结队地加入安拉的宗教时,安拉的命令是:“你当赞颂你的主超绝万物,你当向他求饶恕。”因为所有这些都是安拉的改善和慈恩,都是安拉对人类的完完全全的眷顾。

对外征服的人更应该对内征服他的私欲,以便他能够完成吉哈德,并且完美它。

基于此,信士之母阿伊莎说:“使者在这章经文下降后反复的诵念‘赞颂安拉超绝万物,我向安拉求恕饶,向他忏悔,主啊!赞颂你,我向你求饶,向你忏悔。’”[i]

在另外一段圣训里使者同时提到了这两类吉哈德:“有两类眼睛,火狱不会接触它们。一类是因害怕安拉而哭泣的眼睛,另一类是为守卫安拉的道路而夜不能眠的眼睛。”[ii]

是的,那些为守卫边疆、关隘或出征而沙场征战、奋斗在最危险的地段的人们,他们的这种奋斗是物质层面的奋斗,所以从事这种奋斗的人,火狱不会接近他们(的眼睛)。

另一类眼睛就是实现了精神层面大吉哈德的眼睛,就是因为害怕安拉而哭泣的眼睛。这两类眼睛——按照先知的喜讯——都不会接触火狱的刑罚。根据安拉的仁慈和断然的许诺,火狱绝不会降临这两类“眼睛”,就像挤出的牛奶再难回到乳房当中一样。那些为主道奋斗而身形憔悴、蓬头垢面的人,他们与这两类人完全一样。在许多圣训中,尊贵的使者确已给人们报喜:主道上的尘土与泥垢能阻挡火狱的降临。

那些因为害怕安拉而泪流满面,因为保卫边疆和险要关隘而夜不能眠的人,火狱绝不会降临他们。那些为这些事务而奉献自己的人,那些勇敢面对伺机毁灭国家的危机、建设能够培养符合人类发展水平的优秀儿女的机构的人,那些为了他人的利益和幸福美满的生活而放弃自身的利益与享受的人……这些人,他们的眼睛绝不会受到火狱的刑罚。相反,那些到处与人争论吉哈德和进行诡辩的人,如果他们不能按照他们被要求遵循的吉哈德的标准来衡量、反思他们自身的工作,那么他们的工作如浮土一般,他们只不过是在虚度光阴、自欺欺人。那些没有将他们的事务和私欲分开,没有通过长期的监察、反思来控制自身的私欲,没有克服沽名钓誉,没有压制沾沾自喜的灵魂并将它踩在脚下,没有根除灵魂中对他人傲慢和在他人面前炫耀的人,他们的工作毫无益济,只不过是产生动荡、紊乱的温床。

另一方面,那些从吉哈德领域退出,蜷缩在各自的角落,单纯地只关注吉哈德的精神层面,并说“在与自我的私欲奋斗之前去关注他人,这是不正确的。”这些人,他们只注重“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只在乎达到他们认为超越一切的崇高品级,他们放弃教化世人,毫无疑问,这些人的错误很明显,因为他们把伊斯兰和神秘主义相混淆了。

这些人抱着在对他人宣教(改变他人)之前先要改善自身,满足他们自身精神层面的吉哈德的思想。这一思想即:每个人都将单独地接受清算——“每一头羊都将(单独地)拴住脚倒挂起来”或者“每一头羊都将被拴住筋倒挂起来”,以及那著名的盲人(引路)的例子。即如果一个人不能改善自身,那么他也不能改变他人,因此,一个人应该首先注重改变自己。

我们要对这种思想充斥着他们脑子的人说:“你当知道,当一个人认为他自己已经拯救了自己时,他确已在那一刻就陷入了长久的最危险的境地——有谁能够言辞凿凿地宣称获得了最终的拯救呢?”古兰经说:“你当崇拜你的养主,直到确信的消息来于你。”(石谷章:99节)

是的,哪怕一息尚存,人类都被责成崇拜安拉,所以在幔帐揭起、复命归真之前,人类不能放弃任何一项含有崇拜安拉之含义的工作。一个仍然被责成承担使命的人怎么能够说“我确已完成了自我的拯救!”呢?既然如此,人类与自身私欲的斗争、为纯洁和净化灵魂摆脱恶劣的品德而做的努力以及为改善和端正灵魂而做的尝试都将一直持续——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那么,我们的生活必定是要在害怕与希冀之间的。一个虔诚信士的心不会完全对自己的结局成竹在胸,但也不会深陷绝望之中,但是害怕在他的今世天平中必然是较重的。想想我们的领袖——欧麦尔·本·罕塔卜在他最后一息时的状况,他因害怕后世的清算而不知所措,他的忧虑和惊慌失措在伊本·阿拔斯的报喜后才稍微稳定——伊本·阿拔斯说:“复生日,我将为你作证你确是个清廉的人。”[iii]确实,难道《古兰经》没有这样教化我们:“对于害怕站在他养主面前的人有两个乐园。”(至仁主章:46节)吗?

注释:

[i] 《穆斯林圣训集》中《拜功篇》第 220 段圣训;艾哈麦德的《穆斯奈德圣训集》第 6 卷,第 34 页。

[ii] 《提尔米济圣训集》中《吉哈德的优越篇》第 12 段圣训; 亨迪的《工作者的宝库》第 3 卷,第 141 节。

[iii]伊本·赛尔德的《完美的品级》第 3 卷,第 352 页。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