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法土拉·葛兰先生在书里面描绘了人类的心灵攀登神性认知(معرفة,Spiritual Knowledge of Allah)阶梯的路径,它是人类所有认知的最高巅峰,除此之外的所有认知只是这种认知的一种附属,一种影子,一种痕迹。

作者在描绘这条道路时借助了自身的体验和行走这条道路的苏菲大师(الصوفي,Sufi)的经验。这些苏菲大师都是坚守古兰和圣训之人。

苏菲行知(التصوفSufism:

尽管它在清心净性的道路上是灵魂的体验,而由于渴望真主,每个修行苏菲的人所感受到的灵魂的痛苦有所不一样也罢,但是,这些苏菲们经过连续几个世纪所积累而后互相传来的精神体验最终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犹如其它知识一样,也有其根源,规则和专用术语。

所以,葛兰先生立足于这些专用术语,并解释这些专业术语在苏菲大师跟前的语言意义(真实含义)和术语意义。通过这种方法,他使读者进入到真正的苏菲行知图景里。因为它没有任何可能导致无法掌握苏菲意义和理解纯粹术语性主旨的障碍。

我们可以把这本书算为研究人类心灵(قلوب,Hearts)——在朝向伟大的真主时,所出现的状态(حال,State)、阶段(مقام,Station)、历程(سيرة,Journeying)和行为(سلوك,Initiation)等方面的书。同时,它也是对修心之人的一种召唤,以便他们受益于这条道路在紧抓古兰经和圣训见解而不脱离二者时所坚守的品德(خلق,Good Nature)、礼节(أدب,Mannerliness)、体验(ذوق,Taste)和热忱(شوق,Joyful Zeal)。而且,我们可以注意到本书的作者对修行苏菲之道的人的精神升华的研究。因为,在他这儿,苏菲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的灵(نفس,the Soul),显现出它的神性的本质。所以,灵魂是真主众多迹象当中的一种迹象。因此,古兰经明文中有用“灵”发誓的。所以,理解心灵和掌握它所包括的奥秘以及未见和可见的意义,也就证明了,修行苏菲之道的人已经迈出了修行之路的第一步。

在这之后,步步相连,始于褪去尘念,经由德行装点,终于纯洁心灵;或者你可以这样说:伊斯兰(إسلام,Islam),然后伊玛尼(إيمان,Faith),至于至善(إحسان,Performance of good deeds);你也可以这样说,它是知信(علم اليقين,Certainty coming from knowledge),然后目信(عين اليقين,Certaity coming from direct observation or seeing),最后心信(حق اليقين,Certaity coming from direct exsperience)的道路;或者你说,它就是完全沉浸于喜爱真主,而后热爱真主,最后酷爱真主之中——或许有时候,真主会使修行之人到达叹为观止的境界。

这所有的状况和阶段都会出现在修行之人的心里,然后,从一个状态达到另一个状态,由狭隘而后豁然开朗,从强制的约束到达美丽的旷野,由醉心于他所得到的转而忧心于他所失去的,从害怕拒绝到安心接受。就这样,心灵在这些状态和阶段当中翻转,直至最终达到喜悦的等级。正如《古兰经》[1]云:

安定的灵魂啊!你应当喜悦地,被喜悦地归于你的主。你应当入在我的众仆里;你应当入在我的乐园里89:27-30

葛兰先生通过他所有的状态和所有的感受拥有了伟大而又充满了神圣知识的灵魂。他在灵性升华的攀登之中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但是,他一刻都没有忘记,他正是一个拿着笔,由稳麦的信仰、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上要被审问的仆人。他没有远离他们,而是接近他们,他没有离开他们,而是临近他们跟前,他没有独自攀登神圣的阶梯,而是带领整个稳麦一起攀登。他没有独自认识真主不顾稳麦,而是认识的同时,也让稳麦认识真主。他的精神一直处在真主和稳麦之间,在天与地之间,在上升和降下,降下和上升之间。但是,他和稳麦一道,经风雨历磨难。

葛兰先生曾读过很多苏菲大师的书籍,有阿拉伯人的,有波斯人的,有土耳其人的,他有着诗人的灵性和有助于修行的敏锐的感觉。然后,他从他们的杯子当中畅饮;深入在他们所深入的海洋之中;遭受他们曾经所遭受的;获得他们所获得的;并且,喜爱的火焰在他的内心被点燃,如同在他们的内心被点燃一样;也如同他们泪如泉涌一样,泪水涌流;他呻吟,癫狂,爱慕倾注,渴望被点燃,哽咽声变高,内心也被点燃。但是,他一直紧抓沙里亚法(الشريعة,Islamic Law)的天平,以便能够区分哪些是教法可接受的,哪些是教法不接受的,他强调:在类似这些情况下,警惕、清醒和紧抓圣行的天平才是根本。至于那些所达到的境界超越于他们,犹如陶醉于神性见证的福分之中的人,有可能说出一些违反事实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些人,应该公正的去研究他们的举意,不能急于论断他们。

修行苏菲之人的心,正如葛兰先生通过认知所描述的那样,一直是处于渴望和攀登它的终点当中,直至欢喜地、渴求地站在真主的礼物的源泉跟前。由于内心的畏惧,这种渴求会在他的内心当中每一天不断地增强。

拥有这样一颗心的人,才会成为一个灵魂强大的人。他会感受到他的灵魂充盈着美丽而高贵的小宇宙,把他作为隐居栖息之所,然后,他就容纳了它,直至囊括整个宇宙。并且,他的理智会开拓,直至让他在小宇宙和大宇宙当中荣享独一真主的神圣而灿烂光辉的机密。而他则长时间独处其间,正襟危坐。他也会无能地站在真主的阙前,等待着指示、指点和通向正道的光芒。

拥有这样心灵的人,他们是人类的君王。如果他们说话的时候 ,他们会给他们的每一句言辞注入生命,给他们的每一种思想注入灵魂。然后,他们会在人们的耳中留下绵延不绝的回音,这种回音会留在内心深处,伴随其一生。这些人,他们就是先生一直在他的作品当中所重复的那种希望。他说:想要品尝这种精神性的永恒的滋味的人,时刻都准备着进行超越大道的迁徙,这些迁徙包括:放弃真主所不意欲的,执行真主所意欲的;放弃真主不喜欢的,执行真主所喜爱和满意的,然后在趋向真主的状态当中生活。而对于他们没有任何的稳定地,除非将所有的事务归向于真主。这就是真正的坚守。

正如葛兰先生所认为的那样,心灵是一个伟大的精神世界,它担负着这个可见的宇宙——它的苍穹、繁星——的重任。但是,心灵的窗户由于缺乏古兰经精神而被关闭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混乱,许多盲目的力量混杂其间,互相冲撞、互相摧毁。甚至,生命本身由于缺乏古兰经精神而变得荒凉、干涸,难于被接受。很可能,在这种生命之中,人类会受到各式各样思想和身体的争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惩罚。很多人会因为对生活的怯懦而逃避现实,因为他们理解不了生命,也掌握不了它的意义;也有很多灵魂是颤抖的,因为《古兰经》的光芒不能到于它。

人类啊!难道你能够创造一个全新的你自己吗?你难道能够摧毁它,重新组装它吗?你难道能够使它消失,然后,让它达到存在的一个完美的高度吗?…… 的确,《古兰经》能够做到。它能够使你变得宽广,延伸至超越于你作为人类的归宿所不能启及的高度。甚至,他会让你感觉到,你对你的整个生命,乃至全人类所负有的责任。会让你能够创新出人类所没有想过的新事物。并且你所拥有的潜能也会让你能够创造出新的生命,使其生长,让你达到超越生与死、善与恶、天与地之间的境界。如果新生命因为你(你的创新物)而成为人上人,拥有超越一般信仰的信仰和坚信,那么,永恒性自身甚至于一直持续运转,不只是在你之中,还在其他生命之中。正如先生所说:心灵就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保护着思想的健康与端正,想法的正确与清晰,灵魂的平安与纯洁,也保护着身体的健康与平安。所以,人类肉体的情感和精神的情感都保护着这个城堡。因此,接受了这个重任的心就必须拥有观察和隔离和修养的一个位置。那是因为,心是一块很脆弱的东西,如果它受伤了,是很难使用绷带来医治它的,如果它死亡的话,复活它更是难上加难的。因此,尊贵的《古兰经》当中,真主给我们教导了这个杜阿(الدعاء,du‘ā’,Prayer,即祈祷词):我们的养主啊!在你引领我们之后,不要使我们的心偏斜3:8)。尊贵的使者也给我们提醒这种隔离与保护。使者早晚坚持虔诚地向真主祈祷说:拨转心灵的主啊!你让我的心稳定在你的宗教上吧。

的确,尽管这本书是研究苏菲修行的内容,但是,先生也在其中加了一些自己身体的体验以及灵魂的感受和他对苏菲修行精神和本质的思悟和理解。

先生在这本书中给我们教授了,我们如何让我们的心灵充满正信的力量和在面对艰难境地时的能量。他想要穆斯林成为内心强大之人,伟大到令人生畏,崇高到令人畏惧,成为精神力量超群出众的人。他想让穆斯林对生命的渴望像烈火一样在内心熊熊燃烧。如果私欲背叛了他,他就会归向真主并向真主祈求:主啊!我归向了你,求你拯救我免于私欲的背叛,求你解开我的枷锁,求你为我破开禁锢我自身的监牢,求你提升我到你阙前,求你引领我到你近前!

这本书是灵魂的一面镜子,它反映在它的书页上,反射到另一些人上。灵魂它没有方向,无论你从哪里接近它,你都能接近它,同样,无论你从哪里临近这本书,你都能沉浸于这完完全全的书中,临近这本书作者的灵魂。因此,这就是灵魂与《古兰经》之间的密切而相同的联系,二者都来源于精神世界,而《古兰经》本身就是一种精神,降示在我们的领袖穆罕默德(صلى الله عليه وسلم)[2]的灵魂上的一种的精神,或者,你也可以说,在他的心上。因为,“灵魂”和“心灵”在苏菲的专用术语当中是一个意思——正如先生在这本书当中所说的——它就是联接存在的行之有效的灵魂,是使生命得以复活的灵魂。就像它在内含了大宇宙的人类的身上行之有效一样。

真正的苏菲,就像葛兰认为的一样,是行走的古兰经(قرآني الروح,The Qur’anic soul,或译“承载古兰经的灵魂”)、鲜活的圣训(سني السلوك,a perfect enbodiment of The Tradition,或译“承载圣训的灵魂”),没有任何攀登和升华,除非在二者内部或者来源于二者的升华。过去,当那些所谓的行“教乘(أهل الشريعة,Islamic religous scholars)”的人和行“真乘(أهل الحقيقة,truth-seeking scholars)”的人之间的敌意之火点燃时,烈焰嚣张肆虐;如今,穆斯林之间勾心斗角内讧的危险的烈焰也正熊熊燃烧。这是一种错觉,应该警惕。或许真主会替换行教乘者和行真乘者中的一些极端者,以便他们修正这一危险行径,以便他们弥补穆斯林之间的深而宽的裂缝鸿沟。

我认为这本书就是关于这一主题的一种尝试,拉近穆斯林之间的关系,将友谊和平安散播在他们之间。

主啊!你是和平的!平安来自于你,也归于你。我们的养主啊!祈求你使我们平安地活着,让我们平安地进入你的和平的乐园。

阿敏!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养育众世界的主!主啊,求你赐福于我们的先知穆罕默德(صلى الله عليه وسلم)。

 

作者:艾迪卜·易卜拉欣·旦巴厄(أديب إبراهيم الدباغ)

 

注释:

[1]凡《古兰经》经文,一般均引用马坚译本原文,个别地方有些微改动,不特意加注,在引证经文后加括号注明第几章第一节。

[2]按照穆斯林的传统礼仪,凡是碰到先知的名字,均要为他祈福,意思是:愿真主赐福于他。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