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初始约定」(QaluBala)?

这个问题直接来自于《古兰经》:

那时你的主从阿丹的子孙的腰部产生出他们的后代,并使他们为自己作证。「我」说:「我」难道不是你们的主吗?他们说:的确,是的,我们作证!(这是为了)免得你们在「复活日」(Day of Resurrection)说:我们不清楚这个。(古兰经7:172)

根据这句经文,每个灵魂皆曾为神之「存在」和「独一性」作证。《古兰经》经注家也持续争论着这个约定是在何时缔结的。以下我们将针对这个问题的出现时间、出现方式、以及对象是谁进行讨论:

我们在还是「无」的状态时接到「有」(Be)这个命令,于是就给予真主的创造行为一个确切存在的回应。这个事实后来经过比拟或戏剧化的过程,成为一种「问─答」或「契约」。

当我们仍只是原子或连原子都还不是的形式时,那珍视万物并导万物于完美的「众世界之主」(Lord of the Worlds)即令这些原子感受到即将为人的渴望与欢愉。祂因此与它们缔约,而这份契约就是原子对真主的创造之号召的回应:「是」(Yes);尽管做出这样的确认并非它们力所能及。

此种「问─答」或「施─受」并非言语上的。因此有些人将这件事解释为一个寓言,说问题就是这样问的,也是这样回答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法律价值和效应,虽然它并非实质上的口头或书面契约。实际上,若不去考虑真主的力量及其与造化沟通之无数管道,把这个契约当成一般契约只会导向困境和谬误。

但这番宣称、这道契约实已证明我们已承认真主之「存在」与「独一性」,而这正是我们认识自己、察觉自己的基础,并因此而认识到我们只是我们自己,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换言之,这道契约是自我认识的基础。它意谓着我们开始透视知识之镜,目睹所有反照在我们意识中之不同真理的实相,进而宣称我们所见证的。然而,施─受、察觉─使之被察觉、契约,皆非直接的感知力所能轻易洞悉的。或许经由许多警告与命令,当道德的重要性、宗教引导、忠告、启发得到彰显后,它才能渐渐被察觉。

真主创造和赋予我们「自我」(nafs),我们才能认识和宣称「造物者」的「存在」与「独一性」。亦即,我们是以自己的存在来证明真主之「存在」,以自己的属性来彰显真主之「属性」。例如,我们的缺点与不完美突显出真主的全然完美;我们的匮乏突显出真主的富足;我们的不足与贫弱突显出真主的大权、恩典及仁慈。订下契约的自我正是真主对人类的第一个恩典与厚赐。我们的适度回应就是透过造化来认识和宣称真主的「存在」,并在所有光芒中察觉祂的光。此即对这份初始约定的履行。这份契约像是命令一般;藉由理解神之「大权」与「意志」所撰写之伟大「造化之书」(Book of Creation)、以及这些奥秘事件的意涵,人们领受这份命令式的契约。

我们不应以实体或物质上的形式来思考这份「问─答」契约。真主会根据存在的个别特质对其下达命令,祂聆听存在的需求与言语及其所发出的任何讯息。祂由此了解一切存在并满足其所需。以神学家的术语来说,「全能者」(Almighty)听得懂所有语言与腔调;祂向他们发布命令与传达真理,解释与详述人性和宇宙,并以语言的形式与他们订定契约与承诺;这些用语言所表达的命令被称为”kalam-ilafzi”。真主对动物也有特定的召唤「言语」(Speech),对天使亦然。尽管我们对这些言语的确切本质不甚明了,但那显然是一种非口头上的,是由所谓的”kalam-inafsi”之不同彰显所构成的言语。

神之「言语」是如此多变与宽广。它既是流向人类心灵的灵感,也是向天使们发布的命令。由此可知,「造物者」与其造化之间的沟通形式是纷杂多变的,它存在于不同的界域里,而居于此域者无法听到或侦测到属于彼域者的声息。

若我们自以为听得到一切,那真是荒天下之大谬。一般来说,我们听觉(或视觉)的范围极其有限。与我们听不到或看不到的相比,我们的所闻所见真是不值一提。但真主却能和造化中的原子或系统沟通;祂建构、解构或重构它们。这些过程是以极为精巧的形式发生,故非我们有限的觉知力所能探测或理解。

我们无法确知真主究竟是在何时与我们缔约的,因为这些知识已超出我们有限的感官与才能。祂或许并非与我们的整体缔约,而只是与我们其中特定的一部分,如灵魂、良知、或灵魂中的某种才能缔约。

人类的灵魂是独立于躯体外的个体,这已成为一种公论。由于灵魂在躯体出现前即已存在,且在某个意义上具有不受时间限制的特质;又因为这份问答契约是和灵魂缔结的,故我们有限的感知力无法全然理解或表述它。灵魂不靠言语和声音来听说,如同梦一般,它的沟通是超感觉的,彷佛心灵感应,毋需声波作为媒介。

此种特别的沟通形式各自以其特定的方式被登记和记录。只要时候到了,它便会采用该特定形式,使用该语言,谈论所有原先的关联并将之带入心智之中。届时我们将会看到那份契约持续地烙印在人的灵魂上。此外,那份契约也会在「审判日」(Day of Judgment)时被用来质问缔约者。

所有人类的灵魂都聚集在一个没有任何帷幕遮掩的境域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件事物,然后一同向真主盟誓。当祂要求他们见证:「『我』是你们的主吗」时,他们答道:「是的,我们作证祢是我们的主和真主。」但是有些人从不去发见他们的灵魂(良知),因此找不着那埋藏在深处的契约;他们对那契约没兴趣,从不试着去超越那介于他们和真实之间的物质世界而洞察。

倘若他们的心智未被其偏见所遮蔽,他们将看见和听到关于其良知中之契约的答案。此即内在与外在、主观和客观之冥思与追寻的主要目的。从事这些活动将拯救心智免于自我迷恋,使理想获得解放。一旦拥有开放的心智和与真正的自由意志,人们便可尝试在其良知之中阅读精妙的作品。

有些习于探索其内心深处之人,在书本中无法找到他们从内在观察与参悟中所得到的思想和灵感。而只要他们用此种方式继续研读,他们将连《古兰经》中的隐寓和象征都了然于心。然而倘若人们无法克服其自我,就不能至臻内在观想的深刻层面,或了解他们的发现。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约定是何时订下的。很难从《古兰经》和圣训中找出这个约定的时间。有些批注家主张这份约定是订于原子的界域里;当时人们仍处于未组构的、分离的原子状态中,而后才由这些原子和灵魂组构而成。有些人则主张这约定是在精子游向卵子、成为胚胎时;或当气息被吹入胚胎之中、胎儿逐渐长成时;抑或当人们虔诚地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订下的。每个主张皆有其证据支撑,我们很难说哪一种说法最有道理。

实际上,这个事件很可能是发生在灵魂界域里;或在灵魂碰触到与之有关之原子的不同界域里;或在胚胎阶段、或是个人已届成熟的阶段。能够同时涵纳过去与现今的「全能真主」,能在同一剎那间见闻过往和当下,可以在上述的任一阶段里缔约。身为信仰者,我们从良心深处听到此份讯息,并深知我们的心灵可以为此契约作证。

胃肠会以自己的言语表示饥饿,身躯会以自己的话语诉说劳苦。同理,良知也会以其言语向我们传达这件事。它会遭受痛楚、忧伤及磨难;追悔莫及时,它会惴惴不安,力图遵守诺言;它也总是期待着好与最好。当它以其所见与哀泣来吸引注意时,反会觉得轻松、幸运与快乐,正如同孩童也会以此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一般。而当它无法表达其需求、遍寻不着知音时,便会痛苦难抑,悲伤不已。

Leave a Reply